
【報新聞/編輯部】
雲林縣政府今(10/9)日於縣府舉辦「114年度第六屆雲林縣智慧農業大學」始業活動,正式啟動智慧農業大學招生作業,會中邀集雲林縣府團隊、農會代表、歷屆學員及媒體先進齊聚一堂,展現推動農業學習體系的決心與持續深化的行動力。雲林智慧農業大學已邁入第六屆,累計逾二千人次學員參與,今年持續強化「實作導向、場域鏈結、政策共學」三大核心,全面升級智慧農業行動學習模式。

雲林縣府農業處指出,為強化雲林農業的整體生態系,並促進產業間的合作與發展,課程設計延續過往深獲好評的三階段架構,涵蓋「基礎導入、進階實作、整合驗證」三大學習層次,內容橫跨品牌行銷、智慧管理、AI應用、農業財務等主題,兼顧理論深化與行動實踐。今年課程特別開設「韌性農業」主題課程,內容包括循環農業與低碳栽培應用、農業韌性經營模式與調適政策研析及農業財務風險管理與復原力規劃實務等為今年課程亮點。
為提升課程深度與專業效益,今年更導入多項創新措施。首先,第一階段課程攜手地方農會推動「移地開課」,讓教學走進七大鄉鎮,貼近農民日常、加強在地連結;其次,全新導入「主題班代表制度」,由學員票選代表,針對課程模組設立負責人,強化課堂回饋機制、策劃班級小聚,逐步建立自主共學文化;此外,推出「專家一對一諮詢服務」,由顧問群提供專業輔導,協助農友解決品牌經營、加工開發、行銷推廣與財務管理等實務問題,擴大學習效益與應用深度。

同時,由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提供專業輔導與支持,在產業升級、經營診斷及人才培訓的專業經驗,協助強化農業大學的課程設計與輔導能量。透過中衛發展中心的導入,將農業培訓與產業管理顧問資源相結合,不僅能協助農友在數位轉型、品牌管理、財務規劃上更具系統性,也能促進跨產業合作,為農業注入新的經營思維與實務工具。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農業是雲林的命脈與根本,亦是推動地方發展的關鍵力量。面對全球貿易變局與產業轉型壓力,雲林不僅穩住基本盤,更積極創新轉型。農業要脫離補貼依賴,關鍵在於推動「品牌化、智慧化、低碳化」,並以具體作為實踐。智慧農業大學正是縣府推動農業升級與強化韌性的重要平台,透過系統化課程設計與行動學習方式,深化農友在品牌、數位、財務等能力,也吸引更多青年返鄉投入農業,逐步打造具國際視野與科技力的新農人才梯隊。

課程總計規劃三大階段,合計超過240小時,提供農友完整、多元的學習選擇,逐步培育具備現代農業知識與實作力的人才,強化雲林農業的人力厚度與產業競爭力。學員只要完成第一、第二階段任一主題課程各一門,出席政策課程達三分之一時數,且總計修課達80小時以上,即可獲頒結業證書,肯定其學習歷程與實務參與。
雲林縣府農業處指出,智慧農業大學是縣府實踐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平台,結合課程、場域、人才與政策,強化農業生態系的學習、創新與應變能力。課程設計以「行動學習、在地扎根」為核心理念,透過移地授課、小聚交流與專業諮詢,協助農友在智慧技術、品牌經營、加工加值與財務管理等面向全面升級,回應未來農業轉型需求。

副縣長謝淑亞更強調,雲林農業的強韌不只是土地與氣候,更是人的力量。透過智慧農業大學,我們打造一個支持農友學習、交流、實作的系統,讓農民不再孤單面對挑戰,而是有制度、有社群、有顧問陪伴向前。雲林智慧農業大學將持續與地方農會、產業界、學術單位及中衛發展中心攜手合作,讓農業學習更在地、更行動、更有效,實現智慧農業「從人出發」的願景。
雲林縣府農業處說明,「第一階段課程」已正式開跑,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10月24日止,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的農友把握機會、儘速報名!可透過線上表單報名:https://reurl.cc/pYbz8x 或至雲林縣農會四樓智慧農業大學教室,由專人協助現場報名。「第二階段課程」將自10月25日起開放報名,敬請提早規劃、踴躍參與。更多課程資訊,歡迎洽詢「雲林縣智慧農業大學小組」:04-23587591#1709(陳先生、林小姐)或 0938-520066(程小姐)。

█雲林智慧農業大學
官網: https://www.yunlinfarm-college.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newrural